7月18日下午,四川省产业金融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投贷联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华西证券总部会议中心顺利召开,42名理事单位代表出席会议。大会通报了联盟秘书处2024年上半年工作情况、下半年工作计划及“供应链金融专委会”成立情况,审议通过了《四川省产业金融联盟地方联络处管理办法(草案)》《四川省产业金融联盟专家库建设与管理办法(草案)》、增补副理事长单位、增设联盟公益法律事务部和首席律师等事项。
陈鲁宇秘书长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是联盟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局之年。上半年,秘书处在理事长的领导下,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广大成员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下,着力从深化协同联动、放大平台效应、实施保障措施、提升服务能级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加强成员交流走访。有针对性走访了20余家理事单位,分别就各方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充分整合资源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展望。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围绕联盟管理制订了一系列制度,如《联盟秘书处管理办法》《联盟专业委员会组织管理办法》等。三是加大资源拓展力度。努力为联盟及联盟成员争取相关资源,牵头主办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等。四是着力丰富联盟组织体系。已与绵阳市、泸州市、攀枝花市等达成确定性意向,率先在该三地建设联盟地方联络处,进一步提高联盟凝聚力,发挥桥梁作用,加强省、地间产业金融工作联系。五是创新工作机制。以创新型金融产品、模式为出发点,以建立联盟专业委员会的形式完善联盟工作机制。已建立“供应链金融专委会”,即将建立“投贷联动专业委员会”。六是加强渠道建设。牵头建设联盟官方网站,为各成员单位提供宣传展示服务。网站将于8月上旬开始试运行。七是探索工具支撑。秘书处积极参与深交所与经济和信息化厅合作建设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助力四川省产业链图谱向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加大联盟与全省专精特新企业的黏性,提升联盟影响力。
下半年,联盟将继续按照“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总体思路开展各项工作。一是继续加强联盟成员走访交流。作为秘书处工作的中心和重点,联盟致力于为会员创造更多的业务机会,寻找合作发展的新机遇,共同实现更大的发展。二是继续夯实联盟组织架构。纵向以区域特征为聚焦点,继续在其他市州成立联盟代表机构,强化与各地市州联系;横向以产品为核心导向,在做实、做强、做优供应链金融专委会、投贷联动专委会的基础上,继续在绿色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等方向发力,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成立相关专业委员会。三是继续加大资源拓展力度。与各级主管单位建立更深层次的高效沟通渠道,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资源支持。同时加强渠道建设,努力获得多种支持工具,进一步为成员自身主业的发展加力赋能。

四川省政府参事、联盟理事长夏华祥对联盟秘书处前期的工作给予高度赞扬,他特别对联盟及各成员单位提出三点希望:一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联盟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秘书处应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联盟各级成员应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二是整合资源、加强协同,联盟各级成员加强交流与协作,充分整合各类产融资源,为四川高质量发展和自身主业加力赋能;三是聚焦重点,靶向发力,围绕产融工作领域的重点方向和重点问题进行突破和创新,不断调整优化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具有自身特色的联盟品牌建设。
大会审议通过《四川省产业金融联盟地方联络处管理办法》和《四川省产业金融联盟专家库建设与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的出台,标志着联盟工作不断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夯实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行为的长效机制。
大会进行了联盟地方联络处的授牌仪式,绵阳聚融投资有限公司、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川北分公司、泸州协创财税代理服务有限公司、攀枝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成为首批联盟地方联络处。这些地方联络处的成立,是充实联盟组织体系、扩大联盟服务半径的一次生动实践,在联络处的赋能下,联盟将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发挥桥梁作用,加强省市产业金融工作联系,为全省产融工作助力增效。
理事们共同见证了“投贷联动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这是联盟下设的第二个专业委员会,不仅标志着联盟在体量上的扩容,还进一步拓展了联盟在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良性循环方面的深度和广度。
经济和信息化厅中经济师袁冰发表重要致辞,为专委会的成立指明方向,明确目标。他表示,专委会的成立,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将有效促进产投融通、产金融合。
在袁冰总经济师、夏华祥理事长的见证下,华西证券、成都农商行、成都银行、成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金控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四川工创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共同签订了投贷联动战略合作协议。
大会选举了四川善嘉律师事务所为四川省产业金融联盟公益法律事务部执行机构,叶亚南律师为联盟首席律师。下一步,善嘉律师事务所将联动秘书处,通过开展包括企业法律对口帮扶、法律服务开放日和送法进企业等公益服务活动三大公益法律服务对联盟企业进行赋能,以提高企业家的法律素养、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合规体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